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根据东北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西南向光照强和西南风向频率高的特点及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利用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地理纬度、作物高度等参数,计算作物投影方向和长度,以互相遮阴最小、全株光照时间最长为原则,创建的定向、定距种植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要点是将耕种的垄向改为南偏西18-20度,使垄向与北方夏季的阳光照射方向一致。是一项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玉米产量的新型种植模式。
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2、边行优势明显。
3、培肥地力。玉米收获后高留茬30-35厘米,可提高秸秆还田的数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4、增加土壤含水量。深耕深松能降低土壤容重,消除犁底层,增加土壤含水量。5、减少风蚀,防止水土流失。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蒸发量,并减少风蚀、水蚀。6、提高产量10—15%。
为体现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今年,莫旗在汉古尔河镇胜利村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了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示范,目前,该示范片的玉米长势良好,株高达到2.5米以上,与周围非示范片相比,比较明显地显示出了该技术良好的综合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农时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生育时期,做好相关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